酉阳县文明实践所 /
桃花源街道 钟多街道 龙潭镇 麻旺镇 酉酬镇 大溪镇 兴隆镇 黑水镇 丁市镇 龚滩镇 李溪镇 泔溪镇 酉水河镇 苍岭镇 小河镇 板溪镇 涂市镇 铜鼓镇 五福镇 万木镇 南腰界镇 可大乡 偏柏乡 木叶乡 毛坝乡 花田乡 后坪乡 天馆乡 宜居乡 两罾乡 板桥乡 官清乡 车田乡 腴地乡 清泉乡 庙溪乡 浪坪乡 双泉乡 楠木乡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实践动态 > 正文

重庆酉阳:围坐年猪席 村民说些啥

发布日期:2020-12-16 14:35 来源:重庆日报
摘要:12月9日清晨,海拔超过800米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铜鼓镇幸福村王家坡严寒刺骨,然而,76岁的陈茂强大爷家里却是热气腾腾,火塘里窜出的火苗,温暖着屋里屋外忙碌的村民。

12月9日,酉阳铜鼓镇幸福村,陈茂强(右三)和乡亲们一起吃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陈茂强(中)和乡亲们正在杀年猪。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树梢残雪未消,寒潮又至。

12月9日清晨,海拔超过800米的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铜鼓镇幸福村王家坡严寒刺骨,然而,76岁的陈茂强大爷家里却是热气腾腾,火塘里窜出的火苗,温暖着屋里屋外忙碌的村民。

“我平时一个人在屋头,多亏了大家照顾。”儿子常年在外打工,除了逢年过节,陈茂强总是独自一人在家。当天,他家杀了年猪,一大早就请来了左邻右舍,“请大家来聚聚,表达一下我的谢意。”

吃着热气腾腾的年猪饭,大伙儿谈起了这几年的脱贫攻坚——

一桌感恩的年猪饭

屋外,杀猪匠陈德阳手起刀落,已将200多斤重的年猪分割妥当;屋内,火塘上的铁锅里,油星四溅。

灶台上,72岁的陈淑梅正将肥瘦均匀的五花肉切成薄片;灶台下,52岁的秦福香正往灶膛里添加着柴火……

陈茂强在屋里屋外转着,想帮忙,却无从下手。陈淑梅扶着他在火塘边坐下,“哥,你就坐到耍,和你妹夫摆下龙门阵。”

“对头,你就等到吃肉,再喝两杯。”妹夫石茂珍也已71岁,就着火塘里的火苗点起了叶子烟,“往年,在王家坡轻易吃不到肉哦。”

王家坡所在的老太平山,最高海拔超过1200米。2019年之前,山上只有一条“毛路”(机耕道)通往铜鼓场镇。2004年,为修这条路,幸福村原村主任陈茂旺摔下了悬崖,再也没醒来。后来,“毛路”通了,但路况极差,沿途多是悬崖峭壁,进出王家坡还是只能步行。

“赶铜鼓场,天不亮出门,天黑尽了才能到屋。”铜鼓镇镇长李俊辉介绍,因为路不好,生产物资运不上山、农产品变不了钱,贫瘠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要填肚子,很多人舍不得用来喂猪。“过去,王家坡的人难得吃上一次肉。”

“吃不上肉不说,忙一年,新衣服都买不起一件。”灶台旁,陈德阳手里剔着骨头,嘴里却不闲着,“以前,我这个杀猪匠,一年在王家坡都杀不到两头猪。”

2019年年底,铜鼓镇改造并硬化完成场镇至王家坡的12公里“毛路”,连通了山腰的李阳村和山下的清泉村,形成了一个20公里的环道。

路没通时,乡亲们没少帮陈茂强的忙。现在,路好了,猪能变成钱。他靠喂猪脱了贫。当天,陈茂强特地杀了一头大肥猪宴请大家,表达感激之情。

再不用背羊子下山了

火塘上、铁锅里,熟透的三线肉片片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火塘旁,人们围坐一圈大快朵颐,讲述起关于路的故事——

55岁的宋普家住李阳村,他是陈茂强的表弟,养了10多年的山羊,但每年只能喂一二十只,不敢扩大养殖规模。

“背羊下山不但累,还很危险。”宋普猛吃了一坨肉,告诉大家,走山路,就怕羊子在背上挣扎,稍不留神就会摔下悬崖。他说:“一只羊子能卖1000多块,但眼巴巴地看着这钱,就是不敢挣。”

现在,王家坡的路通了,山上的村民很多都脱了贫。宋普也扩大养殖规模,养了200多只羊子,还有10头牛。

“再不用背羊子下山了。”宋普说,现在都是在家坐等买家上门买羊,自己只负责把羊子养大就行。“一年下来纯收入也有5万多块钱。”

宋普的儿子儿媳在江津中心医院上班。他计划着,明年开春去考个驾照、买辆车,到时拉上两只羊子去看亲家。

二两苞谷酒下喉,男人们黝黑的脸庞泛着红晕。食物的香味、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让他们忘却了屋外的寒冷,也暂时忘记了劳作的艰辛……

扩种了200多亩烤烟

残雪挂枝的老太平山上,陈茂强家中的杀猪饭暖意融融;细雨飘飞的老太平山下,接到陈茂强邀请却有事未能出席的陈江海满心遗憾。

陈江海是幸福村三组村民,家住山下,但他多年在山上种植烤烟,与王家坡村民大都熟识,种烤烟时请人工也大多优先考虑山上的贫困户。

以前,烟苗种植、管护、烟叶采摘、背烟叶下山……陈江海都要请人工,一年下来,人工费就近5万元。特别是背烟叶下山,经常是有钱都请不到人。

“路太烂,背起百把斤走在崖边边上,吓人!”陈茂强说,背烟叶下山,每人每天的报酬是100元,比其他活儿多60至80元,但许多人对此望而却步。“大家想挣钱,但更要命啊。”

即便有人背,但遇到路不通,烟叶也时常烂在老太平山上。陈江海回忆,有一年下大雨,把燕子岩的“毛路”冲垮了,大半烟叶只好烂在地里。他告诉记者,遇到好光景,种80亩烤烟,除去人工等费用,也就能赚个万把块钱;碰到灾情,就亏大了。

前几年,陈江海始终不敢扩大烤烟种植规模,有时甚至想打“退堂鼓”——撤离老太平山。去年底,这条环路打通后,他的想法改变了。

“不愁运不下来了,肯定要多种点。”今年,陈江海的烤烟种植面积扩大至300多亩。他告诉记者,扩大种植规模,虽然土地流转和烟苗种植管护、烟叶采摘的人工费用会增加,但运送烟叶下山的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算下来,每年的人工费可以节约近一半,利润还提上去了。”

今年,尽管天气不好,300多亩烤烟仍然给陈江海带来了近6万元收入。他说,只要天老爷照顾,预计明年纯收入能超过10万元。

500多亩烤烟、300多亩青花椒、近6亩大棚草莓、50亩季节性蔬菜……饭菜还冒着热气,陈茂强和他的邻居们已微醉,细数着路通后,幸福村新发展起来的产业,他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