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记者白凤英文/图
在泔溪镇泡木村,有这么一位驻村干部,驻村近两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中,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里,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向下谋划产业帮助群众增收。村民们说起他,都夸他是个非常称职的第一书记,他就是县委统战部宣教科科长陈小勇。
快速进入角色 尽心尽力服务
2021年6月,受组织派遣,陈小勇前往泔溪镇泡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泔溪镇泡木村平均海拔910米,幅员面积51平方公里。虽然村容面积宽,但全村11个组仅有2195人,且村民居住特别分散,村上又无规模产业,是典型的“山、高、偏、远”村,村民的收入以农业为主,劳务输出为辅。
陈小勇到泡木村履职的前几天,该村刚刚经历了一场40年一遇的山洪,村子里的道路、河道、庄稼损毁严重。陈小勇驾车不得不绕行又窄又陡的天龙山,方才到达泡木村便民服务中心。他顾不上休息,一头扎进了村里,安抚受灾的村民,了解情况。经过走访,他向有关部门申请资金,对村里因灾受损的道路与河道等进行了修复。
“我们这里吃水一直是个大难题,陈书记请你一定要帮我们解决呀。”这是陈小勇到泡木村入户了解时,村民们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
原来,泡木村虽然有溪流,但在山脚,且水流量不是很大,住在山上的村民想要把水引上去十分不易。就算引上去了,到了旱季,水流断流,村民们还是会缺水,生产生活十分不便。特别是去年,因为干旱,村民们用水全靠政府送。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陈小勇带着驻村队员、村干部及部分村民一道,顶着烈日,跋山涉水,寻找新的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终于在天龙山找到一处新水源。
在县水利局的支持下,村民们买来自来水管,新建了一个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将水引到了家家户户。
“今年夏天再也不用担心缺水了。”5月17日,泡沫村3组村民杨国鲜拧开自来水水龙头,自来水便哗哗流出,她告诉记者,以前缺水只能去山下有水潭的地方运水,运一车水节省着用也只能用两天,非常不便,现在方便多了。
坚守初心使命 扎实为民办事
泡木村村民历来就有种植洋芋的习惯,但都是零散种植,陈小勇经过一番考察,将泡木洋芋作为该村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协助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规划,将村民的洋芋按每斤1.5元的价格统一收购。去年,村集体收购了村民5万多斤洋芋,促进了村民增收。同时,他还着力推动“三品一标”创建和“泡木高山洋芋”地理标志申报工作。
“陈书记,今年村上还要收洋芋不,今年洋芋比去年还好。”5月17日,陈小勇走在村寨中,正在移栽红薯苗的村民杨天怀向陈小勇打招呼。
“陈书记是个非常踏实的好书记,在他的带动下,我的牛群已经发展到29头。”村民吴廷相是该村引回的本土人才,去年,在陈小勇的带动下,他从黔江买来了16头本地牛开始放养。如今,他的牛群达到了29头,吴廷相说,今年底如果行情好的话,他将出栏一批牛。
如今,陈小勇驻村即将满两年时间,他告诉记者,驻村期间苦与累都是难免的,但是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尤其是看到村里方方面面都在改善后,他感到非常欣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