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县文明实践所 /
桃花源街道 钟多街道 龙潭镇 麻旺镇 酉酬镇 大溪镇 兴隆镇 黑水镇 丁市镇 龚滩镇 李溪镇 泔溪镇 酉水河镇 苍岭镇 小河镇 板溪镇 涂市镇 铜鼓镇 五福镇 万木镇 南腰界镇 可大乡 偏柏乡 木叶乡 毛坝乡 花田乡 后坪乡 天馆乡 宜居乡 两罾乡 板桥乡 官清乡 车田乡 腴地乡 清泉乡 庙溪乡 浪坪乡 双泉乡 楠木乡
当前位置:首页 > 酉阳新闻 > 正文

陈向东,你跳水救人的样子真帅!

发布日期:2022-04-20 09:45 来源:酉阳新闻网


陈向东背着男孩艰难地向岸边走去

□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嘉黎 文/图

这几日,不少酉阳人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了一个视频。视频中,一名男子跳入河中救起一个小男孩。男子的举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点赞。

救人男子名叫陈向东,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在这里跳水救人了。其救人的地点叫闸门桥,位于酉阳河中段,对县城蓄水泄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干时,闸门关闭,保持河流蓄水量。雨期时,闸门打开,泄水防洪。闸门桥也因此得名。

从小就生长在闸门桥边的陈向东,练就了一身好水性,因三次在此跳水救人,挽救了三个少年的生命,朋友们都笑称他为闸门桥边的“守护神”。



陈向东三次在闸门桥附近跳水救人

事件还原——

救人不留名,事了拂衣去

“快救人啊,有人掉水里了……”4月1日下午2点50分左右,家住水岸家园小区的陈向东途经闸门桥时,看到一群人围在桥边,并不时有人在呼喊。

走近一看,原来,一个男孩掉进了河里。

当天,气温较低,大多数人还穿着羽绒服,幸运的是,落水的男孩也身着羽绒服,因为衣服产生的浮力,男孩并没有沉入水底,而是漂浮在水上。

更幸运的是,由于前几天下过雨,闸门桥处于开闸泄水状态,因此附近的河水不是很深。但是,下游水流湍急且水位较深,如果被冲过闸门桥,后果将不堪设想。

来不及多想,陈向东立马放下手中的东西,迅速脱掉外套、鞋子,淌过齐胸深的河水,用力地向男孩走去。

走到男孩所在位置后,陈向东迅速救起他,艰难地向岸边走去。走到水深处时,陈向东果断将男孩背起,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经过十多分钟,两人终于到达岸边。

确认男孩无碍后,陈向东提起衣物就离开了。

做好事不愿留名的陈向东没曾想到,他救人的过程被热心市民李久荣用手机录了下来,将视频上传到了抖音平台,还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转发。

“我并不是想利用他蹭流量,只是想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李久荣说,视频发出当天就收到了30多万的浏览量、1万多的点赞量。

不过,大多数网友还不知道,这已是陈向东第三次在这里跳水救人了。

第一次救人——

见义勇为后,结下半生缘

十几年前的一个“六一”儿童节,十来岁的何平与小伙伴一起在闸门桥附近的河边玩耍,那时,河边有很多人在那钓鱼。出于好奇,何平看得入了神,谁知,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河里。那时正值雨量多发季,河水较深,年幼的他在水里扑腾了几下就慢慢沉了下去。

正在钓鱼的陈向东看到有人落水,毫不犹豫就跳进水里将何平抱了起来。那时,河流两边都是高高的堤坝,陈向东只得一手搭在岸边,一手托住何平的身子将其往上顶,等待岸上的人用竹竿将其拉扯上去。

事后,何平的父母带着何平找到陈向东家,向其表达了感激之情,并让何平认其做了干爹,以此感谢他给予何平的“第二次生命”。

“干爹为人爽朗乐观,随时都让人感到满满的正能量。”何平说,陈向东的言行感染着他,已为人父的他也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像陈向东那样正直、善良的人。

上一次救人——

施恩不图报,相忘于生活

五六年前的一天傍晚,正准备吃晚饭的陈向东听到楼下有人在喊救命。推开窗户,看到一个女孩掉进了水里,陈向东顾不上吃饭,一溜烟跑下楼,跳入水中将女孩救了起来,就转身回家了。

无巧不成书。事情过了快两年,陈向东受邀去一客户家安装窗户。客户看着陈向东,只觉得特别面熟,当得知其家住闸门桥附近时,客户猛然想起,原来眼前的就是自己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的女儿的救命恩人。为了表示感谢,客户几次想为其送礼,但都被陈向东谢绝了。

曾多次做好事——

一颗热心肠,随处暖人心

“这么冷的天,他毫不犹豫就跳下水去救人了,也不管水深不深、冷不冷,太让人敬佩了。”谈起陈向东的义举,老家的邻居陈学贵赞不绝口。陈学贵说,陈向东一直很热心,经常帮助人,且不计得失,社区的人都很敬佩他。

三十多年前,公墓区发生山火,陈向东主动参与到救火队伍中,与其他人一道扑灭了山火,避免火灾带来的更大损失。如今,陈向东家中还保留着他参与救火获赠的毛巾。

前年夏天,由于连降暴雨,城南社区熊家湾(小地名)突发山洪,十几户村民房屋被淹。为了帮助大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陈向东发动自己的人脉寻求帮助,最终,在友邦汽车公司的帮助下,他和村民一起干了三天三夜,将山洪落下的石头、淤泥等进行了清理,村民恢复了正常生活。

“家中的老人常常教育我们要与人为善,多做好事。”陈向东说,从小父母就这样教育他们,因此,他觉得救人与做好事都是理所应当、自然而然的。